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该病是针灸康复科的常见病,脑梗死患者常有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吞咽障碍等问题,除了基础的控制血压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外,康复锻炼非常关键,急性期康复治疗的时机为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48h后进行,可根据病情的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康复方式。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例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康复方案,让大家了解下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
病例介绍
1.基本情况
王某某,男,33岁,职员。诊断:脑梗死(左侧延髓)。
02.康复查体
神清,精神软,言语稍含糊,反应减慢,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上肢肌张力减退,余肢体肌张力正常。Brunnstrom分期:左上肢Ⅳ期,左手Ⅴ期,左下肢Ⅴ期。左膝腱反射较右侧减退,余肢体腱反射消失,左侧巴宾斯基征(+),右侧(-),双霍夫曼征(-),左侧肢体浅感觉较对侧过敏。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坐立位平衡未建立。洼田饮水分级5级,偏瘫手功能分级:辅助手B,ADL:15分。
03.主要问题
卧床,体位变换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患侧躯干肢体肌肉萎缩,肌力减弱,躯干核心控制稳定性差,手功能精细协调差,共济失调,坐立位平衡未建立,日常生活能力完全依赖。
04.康复目标
近期目标:建立坐位平衡。
远期目标:回归家庭、社会、职业。
康复计划
1)床边肢体康复及下肢自行车训练,建立轮椅坐位,再到康复治疗室做起立床、站立训练。
2)坐位平衡未建立前,仰卧位手拿不同大小、形状、重量的物品做肩、肘、腕不同方向的控制稳定性训练。
3)躯干核心稳定训练。
4)床上左右平移、翻身、坐起、床-轮椅转移训练。
5)四点跪位、两点跪位及上下肢协调训练。
6)坐位平衡训练、头部控制训练、手眼协调训练、手功能抓握训练。
7)坐站转换训练、蹲马步训练。
8)立位负重及平衡训练。
9)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穿衣、进食、洗漱、修饰、床椅转移等)。
10)站立架训练、功率自行车训练、OT训练。
11)接下来的计划是继续强化躯干核心控制稳定性,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立位动态平衡训练,前后、左右重心转移训练,弹力带或沙袋力量训练,迈步训练,减重步态训练、步态训练......
康复是一个劳逸结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医护康、患者、家属、护工多方配合。在未达到相应的步行评估前,不可盲目走路,以免造成姿势不良及损伤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