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

    发布时间:2024-03-27 12:03:20    点击次数:0

众所周知大脑是我们身体中最精密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的“总司令部”我们理解触觉、视觉和声音的输入语言、情绪、运动的精细控制等等......通通要听从大脑的“统一指挥”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某些身体功能“罢工了”

中风,就是生活中一种由脑功能障碍引起的常见疾病。

什么是中风偏瘫

中风

中风是中老年一种发病急骤的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疾病。病因是大脑里血管发生病变,因此中风又叫做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脑卒中。中风在临床分为脑出血、脑梗塞两大类。中风对人体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是病人一侧身体和手脚不灵活、无力。甚至不能活动;或一侧身体和手脚感觉麻木,我们称之为偏瘫。偏瘫患者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以及个人清洁卫生等会有轻重不同的障碍,部分严重的病人,比如高龄老人、大脑病变范围大或伴有其它心肺的严重疾病。常会神志不清,完全卧床,甚至大小便失禁,需要有专人的护理和照料。

微信截图_20240327121956

为什么要康复治疗

事实证明,药物和手术在急性期后并不能在患者的功能恢复上起太大的作用。发生中风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加强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也只有凭借努力训练和坚强的毅力,中风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才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

中风偏瘫的康复宜尽早开始,应在患者生活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瞳孔改变等)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一般来说脑梗塞发病后2~3天(脑出血可稍推迟7~10天左右),在神经内、外科病房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可以而且应该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

640

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方法

合理选用床垫:床太硬易发生压疮、太软、身体下陷,变换体位不易,下陷臀部且易发生股关节屈曲挛缩。

体位改变:应2~3小时定时翻身,侧卧或半侧卧,多卧向健侧防止患侧上肢及肩关节牵拉受压损伤。

保持良好肢位:可预防关节挛缩。

被动活动:从发病当日起,患者不能在床上主动活动者应做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每日2次,活动的肢体应放松,使关节活动充分;应先由大关节开始,后顺序到小关节,活动范围是正常的50%,若病人出现痛楚表情时即停止活动,每次每个关节至少重复活动5~7次。

坐位训练:坐位训练在脑血管病后5日即可进行,先取30°~40位,每2~3天增加10°,每天持续5~10分钟,达到能维持90°,持续30分钟后就可训练坐位耐力,轻型病人可以免去耐力训练;训练前后注意观察病人反应,侧动脉,必要时观察血压,防止意外。

v2-7512c4cea096c8cdaaaf606e0011ea79_r

床上动作训练:与坐位训练同时应作床上活动训练

(1)翻身:患者平卧屈肘,用健手托卧住患肘,将健腿插入患腿下方,在躯干旋转同时,用健腿抬动患者即可转向患侧,如患侧上肢尚能伸肘时,则由健侧手与患手对掌相卧,健侧拇指应在患者拇指之下,以便能托举起两上臂,屈膝(可由他人帮忙),先将上举的双手摆向健侧,再反摆向患侧,趁摆动惯性,就可翻向患侧。

(2)移动:平卧,先将健足插向患足下方,用健足勾住患足向健足侧移动,后用健足和肩支柱臀部将下半身移向健侧,后再将头顺移致健侧。

(3)扶持,使两膝屈起并拢,两脚心朝床面而立,另一手扶定臀部,以后嘱患者抬起臀部,如此形成桥形,可反复进行;如下肢已有力支持,尚可训练单腿搭桥运动,此动作有利于置入便盆,它压迫肩部使肩向前,上臂外旋,可对抗肩减退退缩与上臂内旋,并可减轻下肢肌紧张与痉挛。


杭州东骅康复医院是一家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为一体化的大型综合二级医院。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医院设计床位近200张。医院向社会提供内科、外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重症监护室等方面的医疗服务

东骅7

  主要特色:老年康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疼痛、便秘、尿失禁、老年慢性疾病康复、智力残疾患者;腰椎、肿瘤、腹部术后康复)、神经康复(针对脑外伤恢复期、帕金森综合征、脊髓炎、多系统萎缩、脑卒中、脑溢血、颅脑损伤、脑血栓、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也开展康复治疗)、骨与关节康复(运动损伤、骨头坏死、手外伤、骨折、骨性关节炎等)、盆底障碍康复(产后康复、泌尿系统、脏器脱垂、肛肠康复、直肠松弛等)。


杭州东骅康复医院  点击了解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