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康复养老网科普】:脑卒中的康复知识!

    发布时间:2023-11-03 08:11:00    点击次数:0

  脑卒中的康复目标

1

  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及早康复

  早期康复是患者恢复自理能力,回归社会的关键

  个性化方案

  康复治疗计划基于康复评定的结果,由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订,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循序渐进

  康复治疗贯穿始终在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中

  主动参与

  家属的配合和患者的主动参与同样重要

  综合康复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方法等

  脑卒中三级康复模式

2

  各阶段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和详细的治疗方法

  一级康复:急性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是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合并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

  治疗方法

  ①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

  ②肢体正确的摆放和体位的转换(翻

  身),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

  ③偏瘫侧各种感觉刺激;

  ④吞咽功能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

微信截图_20231102210841

  二级康复:恢复期康复治疗

  恢复期早期 脑卒中恢复早期(亚急性期)是指发病后的3~4周。

  治疗方法

  ①应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②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③进行相关的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

  恢复期中期 脑卒中恢复中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12周。

微信截图_20231102210902

  治疗方法

  ①恢复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控制能力;

  ②改善各种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

  ③针对相应的功能障碍。

微信截图_20231102210915

  恢复期后期 脑卒中恢复后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6个月。

  治疗方法

  ①改善运动控制能力;②促进手的精细运动;

  ③提高运动速度和实用性步行能力;

  ④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截图_20231102210925

  三级康复: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遗症期是指脑损害导致的功能障碍经过各种治疗受损的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此时为进入后遗症期,临床上有的在发病后6~12个月,但多在发病后1~2年。

  治疗方法

  ①代偿性功能训练,包括矫形器、步行架和轮椅等的应用;

  ②环境改造和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以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

  ③必要的心理疏导,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意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德国阶段模型

3

  德国神经康复评定和方案制定的模式

  ◆德国神经康复把Barthel指数作为患者独立生活,回归社会的指导标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患者方案的制定

  ◆患者可以参与康复目标的制定,患者的主观锻炼意愿对于康复所需周期的长短和最终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量化评定项目,评估患者的康复进程,短期目标的逐步达成,激励患者达成;康复目标

  德国康复治疗的特点

  注重个人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

  个人独立生活能力是德国康复治疗非常重要的部分,从康复治疗开始就尽可能让患者独立在院生活,独立进行日常生活,不依靠他人照料是回归生活的基本条件

  个体训练与群体训练相结合

  根据患者所处阶段的不同,给患者安排不同比例的个体训练和群体训练。个体训练是康复治疗师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群体训练时康复治疗师把相似功能状况的患者安排在一个小组中进行训练,有利于患者互相的交流,提高训练积极性,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并帮助患者融入群体

  个性化训练

  针对不同患者所处的阶段和环境,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方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训练

  周期性回顾

  周期性的对患者的康复目标的达成程度,或下一个阶段的康复目标达成度进行定期的回顾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防止卒中后抑郁以及家属的心理调节

  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帮助患者最大程度重建功能,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帮助患者进行职业规划,评估职业的可能性,选择能够胜任的工作

  德国康复模式的三大成功之处

  全方位、多维度的动态治疗系统

  多学科通力合作,结合患者病情的动态评估,开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认知疗法、言语疗法和心理疗法等多元化治疗手段

  精细化的个体康复方案

  针对患者个体间的症状差异和功能恢复进展的不同,定制相应的治疗方案

  兼顾身心的人文关怀

  康复中心的专属康复管家全程陪伴患者及其家人,监督和鼓励患者完成康复计划,并给予他们支持和关怀

  抓住了早期康复的黄金时机

  曾困于ICU的老警官回归独立生活

  老肖要出院了,他微笑着和帮助过他的治疗团队成员—一致谢,道别。看着他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从9楼的病房走到住院部大门的自信模样,谁能想到两个月前的老肖还躺在ICU病房,需要借助鼻饲管和导尿管维持生命。

  患者基本情况老肖,男,75岁。

  主诉突发脑出血后意识障碍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8天。

  现病史2018.10.30患者突发头痛、喷射性呕吐,至医院行头颅CT:左侧颞叶脑出血、破入脑室,左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二天意识丧失,逐渐加重,复查CT出血加重,转入ICU。

  即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PCl术后。

  体格检查谵妄状态,呼吸平稳,查体不合作。言语含糊,对答不切题。右侧鼻唇沟浅,右侧嘴角下垂,伸舌偏右。四肢肢体肌力查体不配合,左侧肢体活动正常,右侧肢体可见3级以上肌力。双侧肢体针刺觉检查无法配合。右侧Babinskin征(+)。脑膜刺激征(-)。洼田氏饮水试验不配合。Barth index:0分。

  辅助检查头颅CT(2018.10.30):左侧颞叶脑内出血,破入左侧脑室,左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康复评定

  意识障碍:谵妄状态、行为激进、认知功能障碍、右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

  突发脑卒中入院后,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老肖的病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依然瘫痪、意识模糊、尿便失禁……在ICU度过了漫长的一个多月,曾经那位身姿矫健、多次立功的警官成了瘫痪在床,无自理能力的重症病人。

  慢慢地,老肖的意识状态更加混乱,情绪也越来越低落……动不动就乱抓管子,乱发脾气,ICU的护士无奈之下,只能用束缚带将他的手脚固定在床上。原本坚持保守治疗的家人实在看不得老肖如此受罪,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决定“冒一次风险”,将他送到由霁达康复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

  第一周:拔掉鼻饲管老肖可以进食了

  经过治疗团队的观察和诊断,老肖平时有吞咽功能,有相关的肌肉活动,面神经功能反馈良好,所以,入院第二天就给他去除了鼻饲管。吞咽测试后无呛咳,老肖能正常吃饭喝水了,他激动地乐出了泪花。

  第二周:拔掉导尿管老肖信心再次倍增

  在德国康复治疗理念中,尽早开始生活自理是一直被反复强调的,因为这是回归正常生活的基础。经过几天的导尿管夹闭训练,治疗团队决定帮老肖拔掉导尿管,但进行正常小便还有一定难度,不过第一周的进步大大增强了老肖的信心,他积极配合治疗师进行床边坐起训练,通过体位改变刺激膀胱,不久就“攻克”了小便失禁的难题。

  第三周:摆脱体位性低血压,老肖站起来了

  如今,坐起和站立对老肖而言是一种奢侈。长期的仰卧导致老肖患上了体位性低血压,坐起或站立,会导致老肖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脑部血供不足,头晕腿发软现象。治疗团队为他配备了心电监护仪,在监控下更安全地进行坐起训练和四肢肌力训练。慢慢地,老肖的身体逐渐适应了体位的改变,3天之后的他竟可以自主在床边坐上个十来分钟。

  如此大的进步,鼓舞着老肖更加主动地参与训练,配上助行架,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老肖终于站了起来。老肖感觉站着看的天比躺着看的天,更亮更蓝,也更广阔。

  第四周:增强腿部力量,老肖可以走路啦

  这周治疗团队早有计划,治疗目标就是解决老肖的右腿瘫软无力和意识不清的问题,针对他的情况制定了一套腿部力量训练方案。老肖讨厌枯燥,治疗师还特意为他设计了踢球训练,治疗和玩耍两不误,老肖乐在康复训练中,他的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没几天就已经可以自己走起来了。

  第五周:认知训练,老肖叫出了儿子的名字

  在身体机能恢复的同时,为了让老肖能够更好地回归日常生活,认知训练也非常

  重要。治疗师十分耐心地带着老肖数数、引导他回忆家人的名字,教他重新学习如何使用手机,陪他一起上下楼梯……渐渐地,老肖可以自己完成倒水、洗漱、上厕所、准确认出自己的房间号,更让老肖和家人激动的是,他终于能够叫出宝贝儿子的名字了,而不再是只会说,那个谁谁谁了。

  老肖发自肺腑地说,感谢家人这次“冒险”,让自己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不然现在可能还困在ICU那道坎儿里。他希望那些罹患卒中的患者也能意识到尽早康复的重要性,像自己一样,早一天动起来,早一天好起来!


点击文末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

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康复科/康复医院介绍

浙江省内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

浙江省内护理院、养老院
浙江省内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护理专家介绍

输入信息,马上查询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