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亲人时日无多,我们该如何道爱、道别?

    发布时间:2023-10-24 09:10:37    点击次数:0

  当亲人身患绝症,即将走到生命尽头,我们该怎么开口道别?有的家属商量“再难受也别在老爷子那掉眼泪”;有人怕收不住情绪,不敢在亲人将去之时表达不舍;还有人不敢为临终的爸爸揉腿,“怕一动手就哭”……

u=1941981611.1090782642&fm=253&fmt=auto&app=138&f=JPEG

  “告知坏消息”,是一个难过的坎。近日,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蹲点社区安宁,记录下医生与患者家属共同“过坎”的故事。

  01有关死亡的话题,从来不好开启。

  对家属来说,难。“心里面再难受,在老爷子那儿,别掉眼泪。”

  对大夫来说,也难。“不忍去和家属谈,就想抱抱她,但没抱成。我怕一抱她,我也收不住了。”

  安宁疗护,就是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和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通过减轻身体、心理、精神、社会层面的痛苦,全力帮助患者获得生存质量,最终达到“逝者善终,生者善别”。而通过沟通得知临终患者有什么意愿、舒不舒服,正是安宁疗护的关键一环。

  在医生们的交流中,大家常常说到一种“无力感”:“我们什么都用了,把最好的都给患者,包括症状控制、舒适护理,却有一种有多少劲儿也使不出来的感觉。”

u=1010209882.338796398&fm=253&fmt=auto&app=138&f=JPEG

  以前往往只盯着患者的生理指标,指标改善说明工作有效,否则无效,那是老的观念。“指标再漂亮,患者在那喊着难受呢,都没用。指标再难看,他说‘我不难受,我特别好’,那就是舒服。学会‘往回收’,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02伴随老龄化进程,安宁疗护在我国正加速推开。2017年,我国开启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2023年,我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超4000家。

  03从社区到医院,每一天都有人在道别,每一天也都有即将离去的人在完成最后的心愿。

u=3823634486.3705915606&fm=253&fmt=auto&app=138&f=JPEG

  2017年第一批试点的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一位老人在生命最后的阶段还在编一本百科全书。一开始女儿知道老人的病情,但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后来大家帮着女儿终于说出了实情。老人就调整安排加速工作,把病房变成了工作室。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三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全国185个市(区)。到2025年,我国将建立覆盖试点地区全域、城乡兼顾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安宁早点来到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医护、社工、志愿者在加入。

  老龄化进程加速,无论个人还是社会,越长大,越往前,越要面对。还好,有那么多医护、社工、志愿者们,在坚定地努力着,治愈他人,也治愈自己。国家政策也在推进。2019年,安宁疗护已经写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最新的全国第三批试点已经启动。


       死亡把自己伪装成咆哮的大海,安宁疗护把它变成多情的溪流

  秉承“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礼赞生命”的价值观泰康终极关怀将架起一座

  安心守护的桥持续为更多患者带去温暖与关爱!


  点击文末链接,了解更多杭州泰康大清谷详细介绍,地址、交通路线等信息

泰康之家大清谷养老社区介绍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