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份,李阿姨在早上洗衣服时,突然感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随后家人立即将她送到了当地医院检查,CT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当天中午,家人就将其转至浙二急诊,查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基底节区血肿形成考虑”,CT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交通动脉瘤”,急诊拟“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基底节出血、(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颅内动脉瘤”收住入院。
次日,李阿姨在浙二进行了“腰大池置管+开颅右侧后侧交通动脉瘤夹闭术+脑脊液置换术+终板造瘘术”。
待病情稳定后,9月12日转入康复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入院时,李阿姨气管为切开状态,意识尚清,精神软,肺部感染,多年高血压病,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右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2级,双上肢肌张力稍增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李阿姨拔除套管,恢复得十分顺利,家人也十分满意,2个月后家人决定转回当地医院继续进行康复,方便照料。
再次入院,这次不仅为康复,更为手术而来
但是半个月后,李阿姨又再次入院了,因为颅脑出血后引发的脑积水已严重影响了李阿姨的康复,李阿姨出现意识模糊、胡言乱语、口齿不清、大小便失禁、无法行走等问题,这一次,李阿姨一家人义无反顾地决定马上到杭州,不仅是继续康复,还要来做手术。
什么是脑积水?
脑积水,多数发生于颅脑外伤、脑出血、颅脑手术之后,发病率较高。大多数脑积水问题会影响患者康复,轻症患者像李阿姨这样,会出现口齿不清、胡言乱语、大小便失禁、无法行走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昏迷促醒。
黑色区域为扩大的脑室,术前脑室扩张明显,有压力,脑室角有渗出
待李阿姨术前准备充分后,1月1日,由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为她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后,红色箭头所示的白色点状物为分流管所在位置,脑室渐缩小
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是通过体内置入分流装置,将过多的脑脊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中,从而被人体吸收的手术。
手术适用于脑水肿第三种原因、各种类型脑积水病人,包括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以及其它分流方法失败者。
在侧脑室枕角穿刺,将一条小导管置入脑室,与导管连接的泵将脑脊液泵出大脑,泵的另一端也连接一条导管,通过经由耳后、颈、胸的皮下隧道到腹膜腔。由于腹膜本身吸收能力较强,分流的脑脊液通过管道的末端进入腹膜后而被吸收。
手术后,跨越了脑积水的阻碍,再加上专业的康复理疗,李阿姨的身体机能逐步恢复,出院前她意识清楚,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可自行行走,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点击文末链接,了解更多明州医院详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