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树康康复医院康复科集急性期康复与恢复期康复于一体的神经康复科,以早期康复、重症康复为重点,以意识康复和功能康复为要点,病种涵盖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缺氧性脑病、周围神经损伤等。由临床科、康复治疗科、高压氧科组成综合治疗单元,由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康复治疗师、高压氧治疗师组成的综合治疗模块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并擅长各种基础疾病和各种并发症的处理。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康复问题,我们均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并制定阶段性的康复目标;在积极进行意识康复的同时,高度关注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吞咽功能等功能障碍的康复,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情绪问题、心理偏差或缺陷能及时有效处理以利于康复进程,达到最大化生理功能恢复、最小化残障余留,为患者能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这一目标而努力。
脊髓损伤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损伤水平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问题。
临床中常见有四肢瘫、截瘫两种类型,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脊髓损伤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甚至长期需要别人照顾。
如果日常生活中护理不当,还会发生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现代医学在脊髓损伤的治疗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它能够使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花费较低的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负担,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脊髓损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会对病患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而康复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功能障碍问题。今天,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特此分享一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历程:
【基本信息】小陶 年龄:19岁
【疾病类型】脊髓损伤后遗症
【治疗方案】瘫肢体综合训练、足底反射疗法、推拿疗法、手指点穴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心理治疗
【治疗周期】六个月
【治疗效果】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可脱离助行器独自行走
一、初识患者在19岁这个充满活力的年纪,小陶(名字已化名)本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在大学校园里追寻梦想,可是一场意外却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7月某一天,小陶外出骑行不幸摔伤,胸椎核磁提示胸5椎体压缩性骨折伴脊髓受压,行胸4-6椎体内固定术后,后8月1日晨起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及僵硬感,症状逐渐加重,日常行走及活动明显受限。为改善功能障碍问题,前往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初见小陶时,他需要通过助行器的辅助才能站立和勉强步行。小陶是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迫切地想要回归校园、拥抱正常生活的期望。为了详细了解小陶现阶段的功能障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我们首先进行了康复评定,具体评定结果如下:
此外,小陶左膝僵硬,长时间休息后症状加重;长距离行走后出现右下肢酸软无力,膝打滑,踝关节内翻,前脚掌感觉减退等问题;长时间行走、站立后会出现站立不稳,平衡稳定性差等异常表现,摔倒风险较高。
治疗过程
1.截瘫肢体综合训练:改善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促进步态协调性;
2.减重、平衡训练:提高患者平衡功能及本体感觉功能;
3.足底反射疗法:调整脏腑,改善机体功能;
4.推拿疗法:缓解局部肌肉僵硬、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5.手指点穴: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
6.低频脉冲电疗法:缓解肢体麻木,刺激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改善运动功能障碍;
7.心理康复:心理宣教,调节患者的心理、情绪、认知行为等问题,提高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配合度,预防抑郁、焦虑等并发症。
三、治疗效果经过康复治疗后,小陶能够安全的进行重心转移,行走过程中摔倒风险明显下降,运动表现更加自信。患者下肢张力较入院前未见明显改善,改良Ashworth分级:上肢0级,手0级,下肢1级。Berg平衡功能评分17分→48分,Holden步行能力1级→4级。Barthel指数评分80分→95分。由于长期存在下肢张力异常问题,患者进行下楼梯与穿衣等日常活动时仍有不便,有望在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中予以改善。
四、注意事项
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康复训练,至少执行30min/次、5次/周的训练计划。2、日常康复训练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耐受情况,以免引起不适。
3、注意安全,居家增设无障碍通道,预防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
4、日常生活,不宜过劳,尽量少参加人多繁杂的聚会,注意休息。
5、注意心理疏导,告知家属在日常训练中,时常鼓励患者战胜困难,对未来充满希望,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点击文末链接,进入杭州树康康复医院详细介绍,了解特色优势、环境收费、交通位置等
点击文末链接,马上查询更多康养机构、康复专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