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柳奶奶88岁不慎跌倒,坐在地上。这位王奶奶之前有过“左股骨颈骨折”接受了“髓内钉”固定术。还有现腰椎管狭窄、马尾综合征……
前天晚上“跌跤”后,柳奶奶感左下肢疼痛;家人立即送医院拍片检查,可见原有的左股骨“髓内钉”,未见有新的明显骨折,相关的医生、护士、护工和家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觉得王奶奶“很幸运”。
无独有偶,之前4月时有一位中年男士骑电动车上班,下雪天,人行道上结着冰;那位先生为避开“路堵”,骑上人行道,轮胎打滑,他连人带车翻倒在地,电动车还压着他的“右髋”。在众人的帮助下,他站了起来,跺跺脚,还能跑跳,应该是“没事”了;于是又赶路去上班……
约半年后,这位先生隐约感到“右髋部疼痛”;局部拍片后,发现骨组织结构正常。之后,这种“隐痛”挥之不去;又过半年后复查,发现“右股骨头”已开始坏死。从“车滑跌倒”→“右股骨头坏死”,中间发生了什么?两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从表面看,中年男士"摔车”后对行动没有产生功能受限等其他问题。但透过表象看“本质”,内里其实已经伤及“血管”,中年男士是伤及股骨头“供血网”;凡是大、中、小动脉,均有内皮(内膜),一旦因“外力”而受损,表面就会变得“不光滑”,引发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血流下降、微血栓脱落→远端组织坏死(梗死)、功能障碍。
为何时候才开始出现疼痛或其他问题?“谜底”就是,殊途同归;当时“没事”,不等于今后“没事”。X线只能看清“硬组织”却看不清“软组织”(血供状况)。诸如此类的“外力”,容易伤及血管内部,可能一时表现不出来,但其管腔狭窄、闭塞和血供下降,危害不小。以股骨头供血为例,血液供应来自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节囊支,是其主要的供血来源。股骨近段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旋股内动脉,少部分来自旋股外动脉。
上述血管先形成一个囊外动脉环,发出“颈升分支”进入关节囊,形成囊内动脉环,最后进入骨内。这些分支都发自于同一动脉干,原本供血量就羸弱;一旦有局部损伤,极易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老年人摔跤一定不可大意,不是没有骨折就是万事大吉的,一定要留意软组织损伤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