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啦!天终于要凉快了吗?那你可能想多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三伏天也进入了末伏“上蒸下煮”的酷热模式仍在继续.秋老虎来袭这份防“虎”秘笈请收好!
中暑的危害,超乎想象!
炎炎夏日,当气温超过32℃、湿度超过73%,就会出现中暑人群。其中,老年人、儿童、孕妇、工人是中暑的高发人群,主要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以及体质虚弱导致。
中暑的危害可大可小,首先要分清中暑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
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或生活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
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面色苍白或潮红、烦躁不安、皮肤灼热或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体温多升高至38.5℃以上。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痉挛、昏厥等症状。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患者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甚至高达40℃,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50%。
为了防止热射病的发生,发现自己可能中暑了千万不要硬撑,应及时采取措施。
中暑了怎么办?
记住四步急救方式!
如果发现自己可能中暑了,要立刻离开高温环境,找凉爽的地方,解开紧身的衣服,进行散热,适当喝些凉水或运动饮料。
如果身边的人不幸中暑了,记住这四步:
四步急救方式
1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散热。
2敷
可用冷毛巾、冰袋敷头部或置于病人腋窝、大腿根部等处,或用凉水擦拭病人的身体。
3服
如病人仍有意识,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中药。如意识不清切不可喂服,极易发生误吸。
4转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最好用空调车转送。
做好这几点,躲过秋老虎!
秋老虎来袭,有效防暑很重要,下面给你推荐几个小妙招:
保证充足的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开空调可以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26-28℃为宜。
补充水分,清淡饮食
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可以喝一些淡盐水,比如在1升水中加入40克砂糖、3克盐。不要饮用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避免长时间于高温高湿环境中
烈日时避免出行,防晒衣应选择轻便透气,易于汗水蒸发的材质,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最近,网上掀起一股“晒背风”,传说可以祛寒湿、减肥,其实顶着太阳光晒背,反而容易中暑,身体通过出汗蒸发散热的方式把热散发出去,并不能脂肪燃烧,没有减肥的作用。暴晒容易中暑不说,皮肤容易晒伤病变。
保持适当的户外活动
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建议适当关闭一段时间的空调,清晨或傍晚到户外活动,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