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西医结合康复科普--心肺康复的益处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3-15 04:03:22    点击次数:0

什么是心肺康复?

心肺康复(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是以医学综合评估为基础,通过个体化综合性干预措施(呼吸训练、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患者教育等),改善原发性心肺功能障碍及继发性心肺功能障碍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640

为什么要做心肺康复?

心、肺两个脏器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是影响氧供的核心器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在病理、生理上关系密切,康复治疗时需要两者兼顾,单独地进行心脏或肺部局部功能的康复往往达不到很好效果。尽可能好的心肺功能可以为进一步康复治疗与训练创造基本的身体条件,对疾病恢复和预防复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心肺康复的益处

1.增强呼吸肌肌力及耐力。

2.改善膈肌功能。

3.改善肺通气。

640

4.预防肺感染。

5.提高运动耐力。

6.有效改善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异常、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7.增强副交感神经活性,进入放松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4、心肺康复适应人群

心肺康复适应症可分为原发性心肺功能障碍及继发性心肺功能障碍。

1.原发性心功能障碍: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后、高血压、冠心病PCI术后、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CABG)等;

2.原发性肺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职业性或环境性肺部疾病、肺癌、肺移植术后等;

3.继发性心肺功能障碍: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脑卒中、ICU获得性衰弱、呼吸机依赖、膈肌功能障碍、老年性疾病、肥胖相关疾病、多系统萎缩等。

640(1)

心肺康复之疾病介绍——心梗

NO.1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心肌突然的持续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在我国,近年来发生率越来越高。许多人认为心肌梗死就是血管堵了,只要把堵住的血管打开了人也就没事了。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心肌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引发的其他脏器病变也需重点关注。

640(1)

NO.2

心肌梗死的中医心肺康复治疗方法

中医方面包括药物性的和非药物性的康复治疗。中医学认为,心梗的康复治疗根本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恢复心主血脉的功能、逐渐促进体力恢复。现在常用的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都取得了显著疗效。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刮痧治疗,穴位按摩,都会起到预防心绞痛发作的作用。此外,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一些缓和的运动,对心梗病人的康复,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640(2)

NO.3

其他注意事项

1.科学的运动

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要进行科学而充分的运动康复锻炼。用运动心肺试验来评估患者康复前身体所达到的状态,便于开立康复处方。而配合综合呼吸训练不失为一种提高心肺氧合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量的方式。

640(3)

2.良好的情绪

很多病人在心肌梗死后会非常的紧张、焦虑、害怕,这种紧张的情绪很容易使心肌梗死范围扩大,影响病人的康复。因此,病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心态,多去与人沟通交流,培养修身养性的兴趣爱好,这不但能缓解紧张心情,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心态平和、不容易生气。

640(2)

3.合理的饮食

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期间并不适于大补,正常的饮食就能满足身体所需,且需要饮食清淡、营养全面,坚持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方式,可以多食用一些蔬菜、谷物、水果等植物类食物,在烹饪方式上也是尽量选择低脂肪酸的植物油,采取蒸、炖、清炒等,避免油炸、烧烤、重油爆炒等方式。

640(3)

4.良好的习惯

烟、酒、熬夜、重体力劳动等对于心脏康复是非常不利的。重体力劳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和耗氧量,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抽烟喝酒的危害对心血管的危害也是众所周知的,它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液供氧量等等,所以在心脏康复过程中,一定要戒烟限酒。

640(4)

刘文兵介绍
【门诊时间及地点】
周二下午(莫干山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周三上午(滨江滨盛路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声明:浙里康复养老平台(浙里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7